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,对于家庭乃至社会至关重要。每年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失控、自杀等行为事件屡见不鲜。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。先后印发《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》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等文件,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的通知,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,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,促进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化、规范化。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抓手,推动形成学校、社区、家庭、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服务模式,2024年9月,海南省、广东省也将“心理咨询”纳入医保支付范围...
心理健康筛查监测预警系统+智能情绪感知手环/手表,由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,被称为“读懂内心的心理测评神器”,在CCTV-12《心理访谈》节目中已播出 14 期,目前已为全国15个省份的学校、企业、医院、社区等提供情绪检测,服务 400余家社会心理服务站,平台已入驻 8000 余名社会心理服务人才。
——情绪&压力筛查
——情绪&压力监测
——情绪&压力预警提醒
——睡眠监测
——身心能量监测
——抗压能力检测
——应急反应能力检测
——情绪特征&情绪稳定性分析
——自主神经调节能力检测分析
——心率变异性检测
采用PPG光电传感器采集心率的各项数据,不受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在静息状态下测量可直接绕开心理防御机制采集客观数据,更客观地反应情绪水平;
采用数字心理筛查的方式,通过人工智能情绪手环采集并处理生理数据,来分析自主神经变化情况,采用HRV和压力综合指标分析人的情绪、心理状态;
通过大数据AI情绪压力综合分析模型与危机预警模型,筛查出需要关注的人群,同时反映睡眠情况、身心能量状态,更加全面、客观地分析人的心理状态。
佩戴情绪感知手表/手环,操作人员进入该系统,点击测评,情绪数据即可在系统里同步展示,可查看测评人信息、团队数据信息、危机信息等。
八大板块构建构建心理健康预防+调节+干预的保障型服务体系
请加我的企业微信